台南市麻豆區真理大學附近一處魚塭,12年前被傾倒大量台塑公司生產過程產出的副產品石灰,至今都沒有清理,被環保團體批評「12年不動如山」。市府15日舉行記者會澄清說,此案一直都有在處理,除已移送台南地檢署偵辦外,也會要求責任人立即清理復原。
市府環保局副局長陳幸芬表示,麻豆魚塭遭棄置台塑石化副產品石灰案,發生在2013年,由於當時被棄置的石灰,一度被視為並非廢棄物,案經台南地檢署偵結處分不起訴。不過,環境部2017年修法,將事業產出物納入廢清法後,石灰就被視為廢棄物,亂丟即違法。

陳幸芬說,台南社大環境小組2024年底在環檢警結盟會議中,提出麻豆魚塭石灰就是廢棄物,卻一直沒有清除,要求重啟調查後,今年1月16日經環保局現場勘查,4月9日會同農業局及地政局開挖採樣,共檢測8點,結果均屬「一般事業廢棄物」,已在6月將全案移送台南地檢署偵辦,並要求責任人立即清理並復原。
此外,麻豆區、左鎮區也各有一處土資場,2013年也被傾倒台塑石化副產品石灰5萬餘噸,環保局查獲後依法裁處並累計罰鍰逾7472萬元。但因台塑石化不服提起行政訴訟,歷經10年纏訟,最高行政法院於2023年6月判決市府勝訴確定,確認台塑石化有改善義務。
陳幸芬強調,判決確定後,環保局即邀台塑石化及地主召開協商會議,同意展開清理,2024年9月初已啟動麻豆區副產石灰清理,至今清理完成約3.3萬公噸,將進一步驗證;至於左鎮區部分,也將於行政程序完備後隨即推動,並要求責任人全程配合清理作業。
環保局強調,裁罰只是手段,目的在於督促污染行為人善盡環境復原責任,市府將持續加速調查、依法送辦並嚴密監督後續復原,堅守環境正義,絕不允許任何人因圖利而犧牲環境與市民健康。